11月3日,在云南大学刚结束的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云南赛区决赛上,来自云南警官学院法学专业的李星兴、周颖、沈卓彦、陆璟峰、吴宁5位同学取得1项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及1项优胜奖的好成绩,尤其在最为紧张激烈的演讲项目,我校21级法学专业同学李星兴勇夺金奖,将与指导教师金莲于12月底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总决赛。本项赛事为国家A类学科竞赛,在金莲、王娇2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5位同学积极备战,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祝贺你们!

学习英语不应该只为了成绩和考试!

法学专业大队 李星兴

学习英语的意义应该是对一切拥有更大的包容度,是对万事万物的敬畏和尊重,是见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文化,是更直观认识到语言的魅力永远不只是参加考试和取得好成绩,而是人与人的交流,文化与文化的碰撞。

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是很荣幸能遇到金莲老师,和老师一起挑战自己、锻炼自己、突破自己。从去年第一次参加比赛获二等奖到今年再战获金奖,并获得晋级国家级总决赛的机会,带给我的感悟很多。感谢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也感谢自己的坚持。

我认为英语演讲的最难关是克服心理障碍。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同学不敢开口表达,没有尝试也就没有开始。其次,学习积累非常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欢。平时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英语笔记本,把常见实用的词组都记下来,慢慢形成自己的语料库。最后,学会去描述生活中的场景,锻炼思维。比如一天的生活、眼前的景色、发生的事情,训练英英的思维,而非中英思维,减少了中文转英文的环节后,会发现表达流利了很多。

学习英语带给我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应试考试,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脚踏实地 久久为功

法学专业大队 周颖

很荣幸能够代表大队与学院参加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并在金莲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写作组、笔译组的省级银奖与口译组的省级铜奖。历时两天一夜的激烈赛程与来自省内各大院校的众多高手让我既紧张又兴奋,也让我深知自己的不足与他人的差距,并让我下定决心弥补个人不足,争取在往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Practise makes perfect.英语既是一门通用学科、也是一门能够沟通世界的语言。学好英语既需要系统专业的指导与训练,也需要付诸持之以恒的努力。除了应试前的突击刷题与临赛前的高强度训练,更在于平时的积累:坚持每天背诵英语单词、阅读外刊原著、收听英语新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做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法学专业大队 沈卓彦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大赛,很幸运地获得了三个二等奖和一个优胜奖,非常开心!感谢老师和所有小伙伴的支持和鼓励!比赛压力很大,我就反复默念喜欢的游戏角色的台词:Fear can't blind me.恐惧并不能使我盲目。我想她的决心,也使我充满了决心。

成绩的获得固然可喜,但我最骄傲的是我克服了恐惧,突破了自我。老师说我是六边形战士,我觉得还有些差距,继续加油,明年争取做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成功的不能使我盲目,失败的也不会让我止步,我会继续往前走。


成为更好的那个我

法学专业大队 陆璟峰

时间悄然流逝,从九月开始懵懂准备,到如今在决赛中斩获佳绩。这一切的辛苦与付出,换来了一样十分珍贵的礼物——成长!在校赛、省赛的阶段中,演讲的技巧,英语基础能力与演讲表达的结合,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难度。熬夜改稿、练习,与老师、同学积极探讨。咬牙坚持,相信自己,最终晋级省赛。在省赛上,不管从其他高校同学上,还是从整个比赛氛围中,我收获满满。我逐渐感受到,我不虚此行。

虽然这次比赛没能冲击更好名次,但是这一次带给我的,也远胜于遗憾,在比赛中,英语口语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进步。以后也更应该多积累单词,多钻研相关知识,成为更好的那个我!